我市第9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劉毅鋒(左二)捐獻出了230毫升珍貴的造血干細胞。(市紅十字會 提供)
臺海網10月2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那孩子才5歲,我覺得一定得幫一把。”昨日上午,在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我市第9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劉毅鋒捐獻出了230毫升珍貴的造血干細胞。這些造血干細胞將為廣西一名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的5歲男童帶來生機,也為那個游離在崩潰邊緣的家庭點燃希望。
“感謝您的無私奉獻,給我們的小孩帶來了生的機會……”昨日上午,躺在病床上的劉毅鋒聽著捐贈對象父母寫來的感謝信,這位膀大腰圓的中年大漢悄悄紅了眼眶。 其實,早在1999年,22歲的劉毅鋒就開始無償獻血,2004年6月他志愿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在長達13年的等待后,劉毅鋒終于在2017年接到了初次配型結果相合的通知。經過嚴格的流程檢查,終于在本月簽字入院準備捐獻。
根據捐獻“雙盲”原則,劉毅鋒直到入院后也只知道受助對象是一位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的5歲男童。他特意去查了這種疾病的病癥,很難想象一個比自己女兒還小兩歲的稚嫩生命,如何能承受起一系列病痛的折磨。“那孩子確診時才1歲多,將心比心,他們的日子得有多難啊。”劉毅鋒說,他了解到這種病癥如果不治療,很難活過5歲,這些年來,孩子的父母該有多難熬。
“希望不久的將來,這孩子也能和我家柯柯一樣精神。”完成捐獻后,劉毅鋒打開手機看著屏保上女兒的照片露出笑意。隨后,他將這值得紀念的時刻發到朋友圈上,立即獲贊無數,有朋友表示自己也想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也有人表示擔憂。“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不是抽骨髓,我現在就能趴趴走了。” 劉毅鋒一邊耐心回復評論,一邊收拾好物品重新投入工作生活中。
【名詞】
地中海貧血
簡稱“地貧”,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系統疾病,主要是由于基因缺失或缺陷導致血紅蛋白生成異常。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發育不良、黃疸等癥狀,嚴重者還可能會肝臟脾臟增大。中重度患者需要反復輸血治療。(記者 劉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