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水庫列入廈門市第一批濕地名錄。
臺海網2月4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今年2月2日是第25個世界濕地日,今年濕地日的主題為“濕地與水”。廈門市第一批濕地名錄近日發布,為廈門濕地開發與保護再添里程碑。
濕地作為寶貴的自然資源,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來,廈門對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等4種濕地開展動態監測。2019年,市資源規劃局完成了全市濕地動態監測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濕地資源的基礎情況。監測結果顯示,廈門市濕地總面積32243公頃,其中近海與海岸濕地26550公頃、河流濕地1196公頃、沼澤濕地14公頃、人工濕地4483公頃。2020年,廈門市部署開展一般濕地名錄編制工作,目前已編制并發布17個一般濕地名錄,共1284.53公頃。
濕地名錄的編制為實行濕地分級保護和管控,落實濕地占補平衡,加強濕地保護,妥善處理好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提供了數據支撐。
據介紹,目前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對濕地保護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權責不明等問題,嚴重影響濕地保護工作的開展,特別是濕地范圍不清,對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產生制約。
廈門市濕地保護中心以每年的“世界濕地日”宣傳活動為契機,開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濕地保護宣傳工作,讓市民進一步了解濕地,增強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下一步,廈門市濕地保護中心將繼續通過貫徹落實濕地保護恢復工作機制,開展全市濕地動態監測,組織擬定濕地保護規劃等,深入推進城市濕地保護體系建設,實現生態系統功能的整體提升。
廈門市第一批濕地名錄
●思明區:上李水庫;
●湖里區:五緣灣濕地公園;
●海滄區:兩二水庫、天竺山水庫、溪頭水庫、海滄湖;
●集美區:坂頭水庫、石兜水庫;
●同安區:汀溪水庫、溪東水庫、河溪水庫、茂口水庫和蓮花水庫;
●翔安區:古宅水庫、溪美水庫、曾溪水庫、蓮溪。
【名詞解釋】
濕地
濕地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和“物種基因庫”。廈門主要有4種類型的濕地: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
(文/記者 蘭云絲 圖/劉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