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蓮(臺“中央社”)
據臺媒報道,“美國在臺協會”日前公開表示臺灣當局是美國軍火商的最大客戶,2020年對美軍購金額高達118億美元。這數字,連曾為綠營大佬的呂秀蓮都看怕了,她15日發文稱,這絕不代表臺灣很有錢,而是臺灣已處在最危險的戰爭邊緣,臺灣不應該成為炮聲連連的“軍艦島”。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發文稱,臺立法機構最近通過2021年防務預算共3668億(新臺幣,下同),加上新式戰機預算290億,連同非營業特種基金576億,整體防務預算規模4534億元,占GDP的2.36%,但美國方面要求臺灣防務預算達3%。如此,臺灣民眾最直接需要的民生福利、環保衛生、文化教育及疫情造成的產業紓困等經費,自然受到排擠。
呂秀蓮稱,由于經濟發展受影響,明年島內總預算與2020年比較,收入減少、支出增加,總預算短絀1165億元。加上特別預算2931億,以及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余額6兆1337億,民進黨當局財政赤字高達6兆5942億元,臺灣民眾每人平均負債26萬元。
她還表示,美“對臺軍售”軍事買賣的交易從未公開,也未受嚴格的監督,蔡當局有幾件不尋常的軍購案,華府宣布軍售,臺防務部門卻毫不知情,也未敢抗拒。而且美方開價,臺當局照單全收,但蔡辦與臺外事部門對華府一律表達感謝,再感謝。
呂秀蓮稱,美政府高官往往會給臺灣貼上一個標簽:臺灣“戰略地位重要”,應該打造臺灣成為“刺猬”、“豪豬”或銅墻鐵壁般的“軍事堡壘”。但是,臺灣應該是和平美麗島,絕非炮聲連連的“軍艦島”吧?
她質疑,臺灣越來越接近戰爭邊緣,臺民眾還要容忍防務不透明的鴕鳥或溫水煮青蛙戰略嗎?還要繼續“仇中”,升高敵意與危機嗎?不能預防戰爭,投資和平嗎?
針對美“對臺軍售”話題,國臺辦發言人曾強調,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停止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民進黨當局拿本可以用來改善民生的錢不斷向美求購武器,以武拒統,注定失敗。(海外網 楊佳)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