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棋魂》沒有迎合青春劇的“潮流”,而是著力刻畫潛心鉆研棋道、努力奮斗成長的青春群像。
圖為電視劇海報。
沒有偶像般完美的男主角,也沒有青春劇慣常不接地氣的情愛故事和戲劇元素,講述圍棋少年成長歷程的電視劇《棋魂》近期在社交網站中口碑逆襲、豆瓣評分一路升高,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劇之一。
這部改編自日本動漫的中國電視劇,甚至在日本和其他海外地區的觀眾中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原作者堀田由美更在親筆信中盛贊中國的改編“比原作更具吸引力”。要知道,自1999年開始連載的日本漫畫《棋魂》堪稱人氣經典,同名動畫播出后曾達到37.5%的超高收視率,轟動性的影響改變了日本圍棋的老齡化斷層現象,掀起了青少年學棋熱潮。也正因《棋魂》在日本乃至亞洲的廣泛影響,許多人曾擔心它是否能很好地“落地”中國。
努力奮斗成長的青春群像,是劇集打動觀眾的精華所在
中國版電視劇《棋魂》由劉暢執導,胡先煦、張超、郝富申等主演,背景換到了1997年至2003年左右的中國,講述胡先煦飾演的少年“時光”偶然發現一塊舊棋盤,從而結識歷經千年等待的南梁第一棋手褚嬴,并在他的熏陶下逐漸對圍棋產生興趣,最終成長為一流職業圍棋手的勵志故事。在定妝照公布、劇集最初上線時,《棋魂》和許多漫改劇一樣遭到了“像不像”“雷不雷”的常見質疑。
然而隨著劇情的深入,人們發現劇中的時光并沒有塑造成青春劇中常見的偶像般完美的男主角,胡先煦出演角色時反而比以往出現在熒屏前略胖了一些,角色調皮、貧嘴等小缺點也使其更向觀眾“學生時代的共同回憶”靠攏。為了讓觀眾迅速進入情境,電視劇開頭還出現了不少懷舊元素,諸如學生喜愛的四驅車玩具、老式爆米花、翻蓋手機等,營造出富有時代氣息的生活氛圍。
改編后的人物也更接地氣,劇中前幾集里的時光自私又油滑,只因他人逼迫和獎金的誘惑才偶爾下棋。直到褚嬴、俞亮等棋手對圍棋的執著,激發了他對圍棋的興趣和尊重,于是一改之前的懶散、不求上進,與最好的朋友和對手相互鼓勵走上了職業競技道路。尤其是,哪怕輸無數次也要繼續挑戰對手的永不氣餒,深深打動了劇中的時光和熒屏外的觀眾:“你可以為了一步妙手而心滿意足,也可以為了一步棋爭得死去活來。棋盤上充斥著無數的可能性,不到臨近最后一刻,你永遠都不知道勝負在哪里。”
“拍這個戲之前,我也特別想知道為什么圍棋能讓人這么執著,拍完戲之后,我知道了,就像我為什么堅持演戲一樣。” 《棋魂》開播時,胡先煦在微博中寫道。少年熱血、逐夢激情,是劇集打動胡先煦和觀眾的精華所在。該劇沒有迎合青春劇的“潮流”,而是著力刻畫潛心鉆研棋道、努力奮斗成長的青春群像。觀眾能從中看到競技賽事對于人性的磨礪和激發:圍棋教會了這群少年拼搏至最后一刻;也教他們放下輸贏、尊重對手,在棋盤上的黑白之間看到更遼闊的蒼穹宇宙。